2019.03.09 加拉太書第三章by為清

第三章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:

  1. 加拉太人得靈恩的體驗(1 ~ 5)
  2. 亞伯拉罕因信稱義蒙福(6 ~ 9)
  3. 律法的咒詛(10 ~ 14)
  4. 律法的有效性(15 ~ 18)
  5. 律法的功用 (19 ~ 22)
  6. 由律法到信主 (23 ~ 25)
  7. 在基督裡的應許福氣 (26 ~ 29)

經節解釋:

  • 第一節: “無知的加拉太人” 指加拉太人對信仰的認識不清楚。
  • 第二節: 此處為保羅慣用的問答法,說明受聖靈是因為福音而不是律法。
  • 第八節: 亞伯拉罕因信神的應許而蒙福,而不是靠律法。因此,我們應也可以像亞伯拉罕一樣因著相信耶穌而得福。
  • 第十節: “凡以行律法為本的,都是被咒詛的” 意旨單靠守律例的人,在神面前是無法稱義的。
  • 第十三節: 有罪的人才會受咒詛,耶穌是聖潔無罪的,卻為了救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。因此基督既為我們受了咒詛,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。

結論及思考:

  • 雖然現今我們的信仰環境不像當時複雜,但也要時時警醒,注意不要被生活周遭有違信仰的事物影響。
  • 我們如果在生活當中可以單純的相信,完全的交託神,就像亞伯蘭相信神必定賜福給他一樣(創, 15, 6), 就必得著神要賜給我們的福氣。
  • 我是不是義人?
  • 我的禱告有沒有功效?

2019.02.09 加拉太書第二章by華茂

此章经节可分為三段:

一、1-10(割礼)

过了14年的意思? (1节)
a、保罗在被主选召后的第14年。
b、耶路撒冷会议 (徒15章)。

问:一起探访为何三四个一起?
相辅相成的同工,多人的力量容易事半功倍。

问:保罗此去耶路撒冷的目的?
将福音传给未受割礼之人 (7节) 。

  • 在外邦人中所传的福音要对弟兄们陈说,因救恩成全的是外邦人;主托付保罗把福音传给未受割礼之人,讲的是外邦人 (7节) 。神的救恩成全后,割不割礼也不那么重要了(3节)。
  • 加拉太教会也许也存在14年前耶路撒冷教会的问题。所以,保罗将这事又拿出来说,为要告诉大家,肉体的割礼不重要,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割礼。

问:保罗有何优势和恩赐?
神的托付,他是外邦人的使徒。

二、11-14(安提阿事件)

彼得何事做不好而被保罗责骂?
处在一个争论的阶段时,彼得因害怕奉割礼的人而不敢与外邦人同坐(12节)。

  • 保罗因着真理的缘故,不得不说出来,所以当面说出。當以爱心说诚实话(弗4:15)。

討論:在圣工中对事不对人的状况如何看?

三、15-21(不论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都能因信得救)

  • 犹太人有受割礼的习俗,可外邦人没有,但在信仰上,自主钉死十架后,救恩向每个人打开,所以外邦也可以归向主,信仰与割礼无关,只要存着信,就能因信而得救。

2019.02.02 加拉太書第一章by傑章哥

一. 問安 ─ 保羅使徒職權的來源:使徒的職分(1~5)

  1. 神是他傳道職分的唯一來源(1節)
  2. 他被眾多基督的信徒所承認(2節)
  3. 他願其他信徒們也能領受上好的福分(3節)
  4. 他宣告基督的事工(4~5節) \

二. 責備 ─ 加拉太人竟去順從別的福音:純正的福音(6~10)

  1. 希奇他們竟離開了神(6節上)
  2. 別的福音並不是福音(6節下~7節)
  3. 傳別的福音的人應當被咒詛(8~9節)
  4. 傳真福音的人並不是為得人心(10節)

三. 說明 ─ 保羅所傳福音是從神來的:耶穌的啟示(11~24)

  1. 信主之前 ─ 為祖宗的遺傳熱心(13~14節)
  2. 信主之時 ─ 神將基督啟示在他心裏(11~12;15~16節上)
  3. 信主之後 ─ 並未從任何主內先進學到甚麼(16節下~21節)
  4. 真福音的果效,使人們歸榮耀給神(22~24節)

延伸討論及思考:

  1. 如何向不同信仰的人解釋及介紹真耶穌教會?
  2. 如何讓一個從來沒來過教會的人接受我們的聚會方式和習慣?
  3. 我們是否有像保羅所說,靠著耶穌的捨己,脫離這罪惡的世代?
  4. 保羅的傳道工作只為討神的喜悅,不會因別人的反應有所動搖。我們能做到嗎?

2019.01.19 哥林多後書第13章by恩玲

此章經節是保羅若能第三次去訪問哥林多教會的一番勸誡、希冀、勉勵等說辭,在這其中你能找到哪些重點的關鍵詞呢?(兩三人口證、省察信心、扶助真理、喜樂、完全人、同心合意、彼此和睦…)

一、部分意思解讀

1、兩三人口證
舊約中審理案件的原則(申19:15),當有兩三個人口證;新約中也有出處(太18:16);再來就如同我們看的港劇以及現實當中,在法庭審理案件時,必定要有多位證人方能正確的審理,如若不然,則會使得案件不公。

2、扶助真理
千葉教會馬上就要迎來福音茶話會了(3.24)在此之前如果有人問道五大教義、十大信條的內容,可會辯解?外邦人也就算了,一切零基礎空白,但如若遇到外教會的信徒的話,則就容易碰釘子了,大家用的同是一本聖經,可會用經節與其變道?含糊其詞,模淩兩可可合適?這麽尷尬的局面還是避免的好,正好最近教會群有發關於五大教義的內容,還請弟兄姐妹們一起關註學習。

3、 喜樂、完全人…
此類詞語大家也都了解,就不做過多解釋,這都是基督徒應當盡力去做的事。

二、省察信心

今天的重心放在我薄弱的環節——信心(林後13:5)

1、你信嗎?
你信你的夥伴、妻子、丈夫、家人嗎?有個遊戲是這樣的:一個人站在高台上,背朝後,高台下一波人一對一對的將手搭在一起做成安全網,上面的人背朝下倒下,下面的人要接住他。這樣的遊戲有很多人玩過,看過一個視頻是這樣的,一個男的倒下,一堆朋友在下面接,最後面四個是女生,結果在倒下時,女生放開手躲開了,人都笑話只有兄弟最靠譜;但坊間還有一句話是:男人靠得住,母豬會上樹。形容的是,男人也不是很值得依靠。

其實在剛剛的遊戲中有的人選擇不敢,沒勇氣;有的人將信將疑;有的人卻堅信。你屬於哪一種?但不論你屬於哪一種,這些都是屬肉體的人們,生有時,死有時;可神是超乎萬有的,是永有的,為何我們會不信呢?

2、省察信心
我們的身體會做定期檢查,靈命也是需要的,在這邊保羅要求我們也當定期檢查自己的屬靈狀況,查驗查驗基督在我們的生命中的存在,查驗他在我們身上顯明的能力有無間斷,只有這樣,我們在行走天路時才會越發堅定這顆心,而非是漸行漸遠了。

為了讓大家提起精神好好省察,我們采用特別的方式來進行——“擊鼓傳花” 。司琴彈奏373首副歌,隨時停,當物件傳到誰手上就來我這抽個問題如實回答。問題內容如下:

a、經上有關於信心的例子列舉三個,並對其中一個說出你的感想
b、坊間有關於“寶血水”的例子你怎麽看
c、說出你的信心與小信
d、當你小信時是如何做到重回神的身邊專心信靠呢

三、結語

在世上的省察其實是一個追求成功人士時常做的事,公司的發展,夫妻的關系等都是需要不斷的反思省察才能越來越好。上周我們在恩勝弟兄的課程中《團契組織》,其中說到一個團契的發展應當做的就是反思和省察,為何教會的事工要分工,一是人人同慕主恩,二是這樣做就好了,在這樣一來事工有人做,十二使徒就有時間有精力去反思遇到的問題要如何解決;而如今遠離故土的我們最大的問題便是能否將起初的信心堅持到底,為了堅持這份信心,能做的便是省察了。

神從來不會離開我們,只有我們入了罪而離開他 。

最後一句經節一同勉勵:
弟兄們,你們要謹慎,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,把永生神離棄了。(來3:12)
阿門!

2019.01.05 加拉太書導讀by李盈朱傳道

前言

「加拉太書」可謂是保羅福音的宣言,在基督教歷史中,被譽為基督徒信仰或基督徒自由的大憲章。馬丁路德將它比為他的親人配偶。它是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前鋒號角,其所提倡的基督內的自由,是對禁錮當時思想、生活的天主教勢力的挑戰,予有良知的基督徒一個雄偉有力的奮興。

書信背景

  • 作者: 在書信中幾處(一、1,五、2)可看的出加拉太書的作者即為保羅。
  • 寫信時間: 推測為保羅第三次到宣道旅行抵以弗所不久之後,因加拉太部分信徒離棄福音而寫。

第一次宣道旅行: (使、十六、6)
聖靈既然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,他們就經過弗呂家、加拉太一帶地方,到了美西亞的邊界,他們想往庇推尼去,耶穌的靈卻不許。

第二次宣道旅行: (使、十八、23)
住了些日子,又離開那裡,挨次經過加拉太和弗呂家地方,堅固眾門徒。

  • 受信者: 加拉太眾教會 (路司得、以哥念、安提阿等地)。
  • 寫信緣由:加拉太眾教會的信徒受到外邦思想影響,無法將起初的信心堅持到底。(一、6,三、1)

書信傳達重點

你們因信基督耶穌,都是神的兒子。(三、23-26)
進入恩典時代之後,我們就不再受到律法轄制了。但因律法是真道的基礎,在因信得救的道理來之前,是引我們到基督那裡的師傅,所以我們信了耶穌之後,也不用完全否定律法;就像小時候我們如果沒有先學習簡單的數字,長大也無法學習更難的數學。

延伸思考

保羅第一次傳福音給加拉太人是因為身體有疾病,多停留了幾日,受到信徒的愛心接待,因而有機會將福音傳給他們(四、13)。台灣有一位洪長老也曾經因為身體不適住院,反而有機會把福音傳給其他病友。我們是否已裝備好自已,在機會來臨時,隨時傳福音給別人呢?

補充資料

  1. 關於加拉太:加拉太人為高盧人(法國人)後裔,個性善變。而聖經中加拉太地方位於現今土耳其境內。
  2. 諾斯底主義主張:善惡不能相容。進而延伸到精神與物質、光明與黑暗、知識與無知的對立。所以神是善,人是惡,耶穌不能同時是神又是人的二元論思想。
  3. 猶太守舊派主張:外邦人信基督必須要受割禮、守摩西律法。

參考資料

加拉太書釋義 
http://elibrary.tjc.org/content/cm/ZH/pdf/2007/GalatBk2_11297.pdf